麵疙瘩~對我來說是一道相當家常的麵食,以前還住在家裏時,常能吃到現做的湯麵疙瘩,尤其是在冷風呼呼吹的冬日清晨,吃下一大碗熱呼呼的湯麵疙瘩,不只趨走寒意,幸福指數更是百分百,所以輪到我當人家的媽時,我也喜歡在寒冷的早晨,準備熱騰騰的湯麵疙瘩給老公給孩子吃,讓他們帶著暖呼呼的身體出門上班上學。
麵疙瘩算是一種懶人麵條,因為它不需要費力的搓搓揉揉,只要將水和麵粉成麵糊就可以下鍋了;而這道麵食的變化性相當的豐富,可以吃湯的也可以吃炒的,至於配料更是千變萬化,任何食材,只要你喜歡的都可以加進去,我們家就試過咖哩麵疙瘩,牛肉麵疙瘩,沙茶炒麵疙瘩,蕃茄蛋花湯麵疙瘩等等,但我最愛的還是我們家家傳的加了紅蔥頭,肉絲,蝦皮,韮菜花和荷包蛋的招牌口味,這個味道對我來說不只是一碗普通的麵疙瘩,而是摻滿了濃濃的家的味道在裏頭的麵疙瘩。
所以若是喜歡吃有咬勁麵食的人,千萬要試試這道家常的北方麵食,只是市面上很少看到有打出麵疙瘩字樣的麵館,唯一有印象的是台北萬芳醫院對面巷子裏,有一間專賣麵疙瘩的店,但這間店的麵疙瘩跟我吃過的有點出入,所以只去過一次就沒再去了,至於台南或高雄根本連影子都沒有,結論就是要吃還是自己動手比較快啦,也因為做法簡單,我也曾教過我家小四的兒子,希望將來有一天他出門在外,想吃點東西時能自己下廚照顧自已的胃!
材料
麵糊
中筋麵粉:300克 水:310 克 鹽 1/2tspn
配料
豬肉 洋蔥 杏鮑菇 紅蘿蔔 木耳 綠豆芽 韮菜 蒜末
(這些是我們家冰箱挖出來的食材,各人可依個別喜好選用自己喜愛的材料)
調味料
鹽 醬油 糖 胡椒粉(酌量)
做法
1. 將鹽加入麵粉中,再將水分次拌入麵粉中攪拌均勻至無顆粒狀
2. 將拌勻好的麵糊靜置室溫下10分鐘備用
3. 用湯匙舀出長條狀麵糊放入沸水中,即成麵疙瘩,待水再沸騰後即可將麵疙瘩撈起,可用冷水沖起讓麵疙瘩更有彈性(若舀出的麵糊沾黏在湯匙上時,可將整個湯匙放入沸水中,麵糊即可輕鬆滑入水中)
4. 將各項配料切絲備用
5. 爆香蒜末,並依序加入配料拌炒
6. 加入適量調味料調味
7. 加入麵疙瘩拌炒即可
8. 上桌了!